(相关资料图)

3月30日,一名美妆网红发布一段长约8分钟的视频,称确诊罹患肝癌,但在视频的最后一秒,字幕却提示内容均为虚构。视频发布后,不少网友质疑其存在误导。3月31日,该网红所在多个平台均宣布对其处罚,相关视频平台被网信部门约谈。(4月2日《北京青年报》)

现如今的互联网世界流行着一种营销套路,凡涉及流量变现便难以绕过叙事营销这一模式。靠讲故事尤其是讲悲情故事吸粉带货近乎成了百试不爽的流量收割机。此类剧本主打的是一张悲情牌,故事的主角往往是无助的“弱者”,主基调则是“苦难”。精心编排的苦情戏码叠加主播堪称精湛的演技、催人泪下的背景音乐,极易激发怜悯和同情之心,也由此引来不少网友慷慨解囊。

诸如此类的桥段在近年来可谓屡见不鲜。此前,山东一主播就在直播平台发布卖惨视频、虚构卖惨故事,骗取受害网友大额财产,致人因背上网贷而自杀。原本充满善意的捐赠最终成了一地鸡毛,甚至直接升格为法律事件,不免令人唏嘘。当然,这个案例或许稍显“极端”,但也说明了一个共性问题:拿公众善意作为牟利工具的悲情营销,本质上就是一种赤裸裸的欺骗。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放在个人头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讲究的是“诚信”二字。同理,将其置于市场经济角度考量,交易秩序的维系同样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类似卖惨事件之所以频频引爆舆情,很大原因也就在于这些用夸张的手法制造出的廉价悲情戏挑战了道德底线,也屡屡辜负社会善意、透支社会信任。与其他社会资源类似,同情心及其背后的社会注意力是相当有限的。套路化的故事讲多了,实质上是一种对善意资源的过度消费,长此以往社会信任成本、交易成本也会不断加高。带来的直接后果或许是,人们对悲情故事不再敏感,奉献爱心的“阈值”变高,而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需求便在重重顾虑中得不到应有的满足。

公众善意和信任经不起太多“悲情故事”的透支和消耗。为激活更多社会善意、培厚社会信任土壤,有必要给这些卖惨视频制造者好好上一课了。

文/广州日报评论员 付迎红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刘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