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胜发 周甜)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家门口,一栋栋崭新的小楼错落有致,一项项乡村振兴产业红红火火,村史馆、足球场、村庄水系与花草交相辉映,曾经的臭水塘变身为景观池……漫步在桂林市临桂区六塘镇小江村,就能充分感受到移民群众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7月1日,随着2023年桂林市临桂区“乡村振兴杯”五人制足球邀请赛的火热开赛,“小江村”跃入了大众视野。目前有桂林市的12支球队参赛,因比赛安排在7至8月的每个周末进行,被球员、球友和球迷们高兴地称之为“足球圩”。


(相关资料图)

“夏日酷热”没有丝毫减退大家赶圩的热情,六塘镇小江村五人制足球场上活力满满,幸福小江“足球圩日”在当地正火。每个周末,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赶来看球赛、赶圩,当地群众把松糕、西瓜、葡萄、土鸡蛋、牛角椒、小江腐竹等农产品拿到这里卖;一群孩子满场飞奔,涌上绿茵场踢球、撒欢……一派欣欣向荣的幸福景象。

临桂区委副书记谢静介绍,他们将体育赛事与农文旅融合,持续开展‘HI酷·临桂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陶冶了村民情操,更奏响了安居、乐业、和美乡村交响曲。

六塘镇政府干部黄土福,小江水库属于大江水库库区,与东计岭水库、大江水库相连,称“三联水库”,于1957年开工建设,1958年竣工。水库建设惠及南边山镇、六塘镇、会仙镇的农田万亩;解决地方用水,合理分配水资源。为支持小江水库建设,当时的坭秋岭、顺九厄、陈家湾、莫家湾、高陂寨等村群众进行了搬迁,共搬迁95户440多人到小江新街。

搬迁后的小江村群众来自“五村四屯”,移民村资源匮乏,和当地周边群众以及村子内部也不太和谐,以前日子过得艰苦,2015年被列入自治区“十三五”贫困村,2018年整村脱贫摘帽。近年来,临桂区委区政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针,“摘帽”后引导小江村农文旅三产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六塘镇党委书记杨湘桂说:“我们指导小江村党支部打造‘桂冠先锋·幸福小江’党建品牌,实施美化亮化、道路硬化、乡风文明等工程,强化产业融合,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让群众不仅‘富口袋’,更要‘富脑袋’,逐步实现活力移民村的振兴梦、幸福梦。”

如今,村里去赶“足球圩日”的群众越来越多,打牌的人越来越少;去农家书屋“充电”的人越来越多,在家闲着无聊的人越来越少。

小江村1957年完成移民,由当时的443人,增加到现在的197户758人。去赶小江村“足球圩日”,沿着蜿蜒平整的水泥路进入小江新街,整齐的街道上房屋立面绘有李天佑将军的故事和人民丰收等画面的彩绘,球场附近的“我在小江等你”“人生总要有追‘球’”等成为网红打卡点。

极目远眺,小江水库碧波荡漾,山峦连绵起伏,桂林山水尽收眼底,一幅生态和谐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我们村现在配套有游客集散中心、文化长廊、村史馆等都向老百姓开放,成了教育、体育、休闲的好地方。”小江村党支部书记黄春苟介绍道。

“小江村的腐竹特别好吃、非常出名,看完球赛我要买一些回去送亲朋好友。六塘的原种蔬菜也非常好,现场采摘辣椒、西红柿,赶个‘足球圩’不光看了精彩球赛,还收获一大堆土货,很开心。”从市区特地来赶“足球圩”的游客李女士表示。

六塘镇党委委员廖园园介绍说,他们不断提升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各村组建8支广场舞表演队、唢呐演出队,利用节假日和周末等开展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及趣味运动会,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该镇是桂北四大古镇之一和开国上将李天佑的故乡,注重传承好虾龙、草龙、草席、斗鸡、油香等非遗文化,保护修复羊明古街、湖南会馆、江西会馆等古建筑,建成现代化小城镇。目前“新韵岚岩”“足球圩日”,盘活“家底”建成的“李天佑上将故里红色研学基地”等,“红+绿”农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旅游,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完)

推荐内容